中国足球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近期再度成为舆论焦点。知名足球记者马德兴公开发声,对国内相关部门在亚冠赛事中的态度提出质疑,认为其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支持,这种对亚洲顶级俱乐部赛事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极不正常,引发广泛讨论。
近年来,中超俱乐部征战亚冠联赛面临诸多实际困难。从赛程密集带来的阵容轮换压力,到远征客场的高额成本与人员疲惫,各家俱乐部往往陷入两难境地。若派出主力阵容,国内联赛成绩可能受到影响;若以替补阵容出战,又难以在亚冠赛场取得理想成绩,甚至可能因表现不佳而影响协会的技术积分。然而,在这样的关键时期,相关管理部门并未出台任何实质性的扶持政策或资源倾斜,既无精神上的明确激励,也无物质上的切实援助,基本处于“不闻不问”的状态。
这种漠然态度与亚洲其他足球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。日、韩、沙特等国家均将亚冠视为展现本国足球水平、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,足协乃至更高层面常会给予参赛俱乐部政策协调、经济补贴或赛程调整等多方面支持。反观我们,俱乐部只能独自承担所有压力与成本,在双线甚至多线作战中孤军奋战。长此以往,不仅俱乐部出成绩难,整个中国足球在亚洲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也在悄然下滑。
马德兴的质疑点出了一个核心问题:若希望职业联赛和俱乐部在国际赛场有所作为,那么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服务保障必须跟上。相关部门不能只关注国家队成绩或国内联赛的暂时平稳,而忽视了亚洲赛场这一重要展示窗口。缺乏战略重视和系统支持,所谓“振兴足球”可能只会流于口号。
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各方合力。亚冠赛场不仅是俱乐部的赛场,更是中国足球对外形象的直接体现。相关部门应当重新审视自身角色,拿出实际行动,给予亚冠参赛球队更多实质性支持,真正做到内外兼修,这才是对中国足球长远发展更有责任感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