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联新赛季开局阶段的进攻数据呈现出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:尽管在英超前四轮比赛中创造了68次射门,高居全联赛之首,但他们的进球账户上却仅仅录入了4个进球。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这4个进球中竟有一半来自对手的“慷慨相助”——两记乌龙球。
巨大的射门数据与微小的进球产出形成了鲜明对比,这清晰地指向了一个问题:终结效率的极度低下。球队在场上能够创造出了足够多的机会,无论是通过边路传中、中路渗透还是远射,球员们总能将球导向对方球门方向,但临门一脚的质量却惨不忍睹。前锋屡失良机,中场球员的远射也常常偏离目标或直接被门将没收。这种挥霍无度的表现,不仅让球队在积分榜上付出了代价(四轮战罢仅积6分),更对球队的士气和信心造成了持续的打击。
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球员个人状态无疑是主要因素。拉什福德等攻击手似乎陷入了进球荒,在门前显得犹豫且缺乏自信。其次,球队在进攻端的配合也远未达到流畅的程度,最后一传的选择和精度 often 存在问题,导致许多射门是在防守压力下勉强完成,质量自然不高。此外,或许也存在一些运气成分,一些击中门柱或被门将神奇扑出的射门,若能转化为进球,局面将截然不同。
两粒乌龙球虽然帮助球队拿到了积分,但更像是一种讽刺,凸显了自家前锋进球能力的缺失。球迷们戏谑地称“对手是最好的射手”,这背后充满了无奈与焦虑。
对于主帅滕哈格而言,解决“只开花不结果”的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。他需要在训练中重点打磨射门练习,提升球员的冷静和精准度。同时,他也可能需要在战术上做出调整,或许鼓励球员更耐心地寻找更高概率的得分机会,而非一味追求射门数量。若无法尽快提升进攻转化率,曼联的争冠之路将从起步阶段就变得异常艰难。